库存高企、价格混战,大中拖腰尾部企业能否熬过行业寒冬?

737期 作者:王超安 编辑:孙雪珍

四平市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广告

作者简介

高级经济师、企业管理咨询师,管理咨询专家,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追求的人生格言是:不断努力、负重前行、学有所获。数十年积累,具有进行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等管理咨询的资质和实践。

导语

2024年,农机市场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期,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市场阶段性调整成为常态,企业竞争格局也随之不断演变。强者聚强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市场竞争优势持续向头部企业汇集。大中拖行业的腰尾部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竞争表现、市场策略、产品结构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这些企业的现状,能清晰地洞察到面临的结构性复杂困境,对其未来前景产生诸多猜想。

一、竞争表现:现实数字背后的隐忧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大中拖市场整体销量达到27余万台,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深入分析销量数据可以看出,前四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0%,而其余 210 余家大中拖企业却只能瓜分剩下近50% 的市场份额。整体上看,大中拖产品销量恢复式增长继续,客户信心仍处于回调阶段,特别是中低端产品消费需求持续低迷。大中拖产量为31万台,社会库存比例高达30%以上,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产能过剩的风险正不断加剧。产能过剩叠加存货风险,给农机企业尤其是腰尾部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营压力。一方面,大量资金被存货占用,企业经营面临多重压力,这会影响到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当市场需求出现减缓时,一旦产品库存积压,企业不仅要承担仓储成本,还可能面临产品贬值、资金回笼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增加运营风险。现实数字后的高销量和高产量,实则隐藏着诸多隐患,这些问题对头部企业短期内影响不大,但腰尾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直接威胁。

二、市场策略:无序竞争的潜忧

据区域调研,部分腰尾部企业在市场拓展方面普遍采取了激进的策略,渠道拓展、以价换量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这种激进的竞争策略在短期内确实带来了显著的效果,促进了产品销量、企业销售额迅速提升。在对传统经销商铺货力度加大的同时,为了吸引新经销商加入,普遍采用赊销为主的方式,直接导致应收款项融资金额大幅增加。虽然短期内开票数额得到提升,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策略后续可能引发一系列经营问题。

当市场需求放缓时,经销商普遍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往往会选择让利促销。行业价格战经常造成竞相、攀比的降价措施。这种行为不仅会扰乱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使得产品价格失去稳定性,还会严重影响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用户在面对价格混乱的市场时,会对品牌的价值产生怀疑,进而降低购买意愿。同时,部分企业、经销商在电商平台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线上价格过低的问题动摇了线下经销商的信心,导致线上线下渠道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线下经销商是企业销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积极性受挫,将对企业的整体销售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三、产品结构:中低端为主,高端突破乏力

目前,大中拖腰尾部企业的产品结构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这种产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潜力。中低端产品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价格战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了利润。而且,过度依赖中低端产品,可能会影响企业品牌的高端形象。在品质升级、需求升级的大趋势下,用户对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企业不能有效推进高端化进程,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端需求,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高端产品投入是吞金兽,未来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造成部分大中拖企业出现了即想发展高端产品,又不敢投入的现象。动力换挡、无级变速及新能源拖拉机的技术研发、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头部企业、实力企业累计投入的研发及制造设备等资金额度达到数亿元。仍有企业尚没有完全掌握高端产品全部制造技术,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仍需外部配套,整体边利仍处于负值。一些腰尾部企业受经营目标及实力因素影响,现阶段出现了不愿投、投不起现象。一是由于现有中低端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利润空间,满足于目前的竞争状况,维持现状、发展高端产品的意愿不足。二是由于资源受限,研发及制造上投入资源缺失,导致产品技术创新缓慢,难以及时满足市场对高性能、智能化产品的需求。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拖拉机的研发和制造需要具备机械、电子、材料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相对短缺,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三是未与国内外优质供应商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多数腰尾部企业多数关键零部件主要来自外部采购。高端产品快速发展,出现相关备配件的集中采购现象,短期内出现供给不足现象。核心部件80% 依赖进口,液压系统、电控系统、传动装置等关键部件遭遇全球性产能紧张。受区域冲突、能源供应短缺等因素影响,进一步加剧供应链压力,部分核心部件交付周期有时长达一个季度左右。四是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相关区域试验数据显示,少数国产动力换挡机型在复杂工况下的故障率比进口产品高5个百分点,质量、可靠性、适应性等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个别腰尾部企业对高端农机出现的故障现象,短期内难以分析出具体原因,拿不出彻底的解决办法。

这些综合因素造成多数腰尾部企业在高端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高端产品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更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这对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腰尾部企业往往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源、能力投入到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导致高端突破乏力。

四、未来发展:能否取得领先地位?

缺乏高端产品支撑,企业未来发展将遇到较大的阻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缺乏足够的产品、市场投入和支持,腰尾部企业将难以维持产品的内生增长势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头部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品质保障水平和市场渠道优势,高端产品已经形成批量化销售,不断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腰尾部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市场地位,甚至取得领先地位,必须加速推进高端化、品质化进程。

产品升级过程是任何一家农机企业实现高端化发展必须跨过的难关,充满着未知的重重困难,需要不断创新思维、集成要素,从多方面进行业务推进。首先,高端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研发新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和培养高端人才。但腰尾部企业由于资金相对匮乏,很难满足这一需求。其次,2024年国内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拖拉机产品销量突破8000台。高端市场已经被头部企业、知名品牌占据,新进入者面临着很高的市场壁垒、品质壁垒。腰尾部企业要在高端市场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具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更需要长期的市场培育和品牌建设。此外,企业还需要调整市场策略,平衡线上线下渠道关系,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适应高端市场的需求。

五、破茧而出:前路坎坷,需破局之道

尽管部分大中拖腰尾部企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辉煌背后隐藏着诸多隐忧。无论是库存积压导致的资金占用和运营风险增加、应收款项、融资带来的潜在财务风险,还是市场策略上的短视,以价换量和赊销策略带来的市场价格混乱和渠道矛盾、产品结构的单一,过度依赖中低端产品导致的盈利能力受限和品牌形象受损,都给企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关键是在高端市场的突破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若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甚至有可能被其他竞争对手超越。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一段时期内,高端产品将会得到井喷式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高端产品同样会形成以品质主导、价格战辅助的市场竞争策略。这些举措直接给中低端产品带来更大的冲击,本就供大于求的产业格局会发生较大的改变。预判后续部分腰尾部企业被迫转型、退出具有较大的可能性。任何一家头部企业、实力企业、腰尾部企业,若掌握不了高品质、高端产品的制造能力,自身产业位势只能被其他企业所取代。

市场倒逼腰尾部企业坚持长期主义,依据外部环境,以自身资源禀赋、经营能力,主动实施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实施“控量挺价”策略,积极协助经销商全力提升动销,为消化渠道库存及后续销售提供强力支撑,阶段性提高品牌建设的市场投入,努力打造出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产业竞争已经触达即决高下、又决生死的关键节点,未来生存、发展的背后支撑就是高端产品。腰尾部企业需要在谋求稳健增长的同时,早日培养、储备满足高端产品制造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产品竞争方面,更加注重加大在高端产品研发、制造及服务投入,提高高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性能。在品牌塑造方面,要制定中长期的品牌战略,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策略调整上,要平衡线上线下渠道关系,避免价格混乱,维护市场秩序。集聚资源、提升能力、背水一战,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结束语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努力,能否成功破局,需要致力于发展的任何一家企业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应对当前的困境,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破局之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您的打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打赏支持

《农机新观察》征稿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每一个农机人的积极参与,在这里我们期待你呐喊的声音。

征稿邮箱:xgc@nongji360.com

相关推荐

用户评论

暂时还没有人发言呢~

吉林天兴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吉林天兴品牌商城 2年前

读者打赏

余额支付:1

0/0